活动新闻
当前位置:泰山区文化馆 > 活动新闻

泰山区拧紧“保护-传承-活化-利用”链条 为泰山文化传承发展注入非遗力量

发布时间:2024-05-30 发布者:adminer

  

近年来,泰山区坚持以文化“两创”为引领,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全力做好“泰山+非遗”文章,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形成了非遗保护意识更加深入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涵养人心、泰山文化传承氛围更加感染人心的良好局面。泰山区成功争创山东省“非遗在社区”试点单位,陈氏太极拳进校园活动入选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

以制度体系为保障

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坚持“政府引导、部门联动、民众参与、组织协助”,建立多元保护机制,扎实推进系统性保护工作,为各级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加强保护联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档工程,完善普查记录体系和档案制度,建立调查信息共享机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认定、记录、建档、整理和保存方面,与宣传、教体、市场监管及属地等部门单位协调联动,广泛收集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等信息载体,形成非遗挖掘和保护合力,在广泛开展非遗调查的基础上,建立非遗资源数据库,调查、形成并保存50余万字的资料数据。二是健全非遗名录。建立健全国家和省、市、区四级非遗项目名录体系,积极组织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申报,将区级重点项目向更高层次推荐推广,非遗项目结构实现进一步优化。泰山豆腐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舞狮等4个项目被认定为省级非遗项目。三是制定发展规划。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保护保存经费列入全区财政预算,非遗保护纳入全区工作重要议程。制定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规划,对老城区范围内的非遗项目实施重点保护,推动非遗保护、活态传承和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精心制定近期和长期规划,精细使用非遗专项资金,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保护工作,今年以来累计投入100万元,一大批非遗项目得到持续有效保护。

以人才资源为支撑

实现非遗活态化传承

坚持“挖掘与培养相结合、保护与宣传相结合、非遗项目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切实增强非遗文化的生命力和传承力,推动泰山非遗“破壁出圈”、活态传承,不断滋养城市与文脉。一是壮大非遗人才队伍。组织开展传承人推荐认定,加大表彰奖励、资助扶持力度,落实非遗传承人补助经费标准,进一步强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坚持自主培训与“走出去”培训相结合,举办非遗传承人培训、新媒体素养提升等各类培训讲座80余场,培训5000余人次。探索“非遗+高校”校地融合模式,依托高校相关学科专业,在非遗传承、创作演出、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合作,不断提高非遗传承人文化素养。二是打造非遗传习阵地。依托文化馆、社区、学校等场所、阵地资源,积极建设和拓展非遗阵地,先后成立了李氏石壶制作技艺非遗工坊、泰山木雕工作室、泰山艺术剪纸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等研究保护机构,泰山面塑被评为省级非遗工坊。同时,借助抖音直播等云上平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式,在非遗知识的推广普及中实现更广范围、更高效率地传承与保护。三是推动非遗大众传承。组织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进商圈、进高校”系列活动,陈氏太极拳、赵英剪纸、岱宗传拓、山东梆子等非遗项目先后走进方特欢乐世界、泰安第一实验学校、万达商圈等,有效激发和引导各个领域的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推动非遗文化进入寻常百姓家、融入现代新生活。近年来累计开展活动100余场,覆盖群众60余万人。

以产业融合为动力

推动非遗创新性发展

坚持树牢精品意识,以高品质的节庆展会搭建交流平台,以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释放传承活力,以广泛覆盖的非遗工坊促进文旅融合、乡村振兴,让非遗项目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一是丰富非遗业态。探索“非遗+乡村振兴”“非遗+研学”深度融合模式,利用非遗资源发展乡村游、研学游等业态,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的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与现代生活充分联结,彰显地方特色、赋能乡村振兴。打造北王庄村研学实践基地非遗项目聚集区、泰山花样年华研学营地等特色体验点,推出“研学+农业+旅游”的农文旅新模式,将豆腐制作、剪纸、拓印等纳入研学路线和乡村游路线,吸引2万余名游客、学生游玩体验。二是开发文创产品。积极挖掘非遗资源,将泰山文化与动漫形象、传统美食、玉石雕刻、传统技艺等有机结合,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并逐渐走俏文旅市场。《泰山之魅·非遗传承》系列动画片入选全省对外交流与合作资料库项目,泰安遇石记“岁岁平安”生肖系列挂件获评2023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三是丰富节庆活动。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活动,通过不同活动主题的设定、非遗文化的联动,在吸引游客、带动经济的同时,有效保护传承泰山文化和非遗项目,增进了集体记忆、文化传承、文化认同,成为宣传展示泰山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重要平台。举办的首届“泰山动漫节”3天参与人数超5万人次,直接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4000万元,成为城市文化亮丽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