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区:绘就文旅高质量发展壮美画卷
发布时间:2024-05-30 发布者:adminer

泰安市泰山区坐拥泰山、徂徕山,大汶河奔流而过,是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石敢当习俗”发祥地,是帝王封禅泰山驻跸之地,历代圣人名士皆来此饱览胜景、抒怀展志。“两山相映、一水绕城”的独特山水城市格局吸引着众多游客的到来。
近年来,在泰安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泰山区扛牢泰安文旅“二次创业、再创辉煌”的主城担当,落实“十六字方针”和“四个转变”要求,积极融入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做好“泰山+”文章,加快景色变景点、景点变收入,持续打响“首善泰山区、尽善尽美地”文旅品牌。2023年全区共接待游客2701.03万人次,同比增长97.16%,实现旅游收入231.64亿元,同比增长89.39%。
机制创新描绘新蓝图
融合创新的体制机制,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描绘全区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泰山区委、区政府把泰山文化传承与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建立“党政统筹、文旅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高起点编制泰山区文旅融合发展规划,突出抓好紫气东来文旅转型高质量发展片区、“泰山安”休闲康养片区、福憩泰山旅游民宿集聚区、花样年华文体农业融合发展片区、“汶水汤汤”休闲体验片区、城市工业旅游示范片区、乡村旅游集群片区、物华天宝运动休闲生态旅游片区、化马湾乡全域旅游发展片区、徂徕如画文旅融合聚集区等“十大片区”,全域构建珠联璧合文旅发展新格局。
项目建设释放新活力
把文旅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上规模、增供给、提品质、聚人气的重要支撑,为全区文旅融合发展夯实基础、释放活力。
高质量策划打造24个文旅项目,切实抓好项目策划招商、建设推进、运营管理,文旅项目建设呈现“梯度承接、层层实施、接续发力”的新局面。市委书记挂帅的“红门—岱庙—通天街”历史文化轴项目,打造泰山版“大唐不夜城”。齐鲁文旅集团投资5亿元建设的“梨花又开放”项目3月份签约,打造“世界最佳旅游乡村”,2025年“十一”假期建成运营。陕西袁家村团队策划指导的“泰山风情乡村文化旅游提升项目”,年内建成运营,打造泰山版“袁家村”。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策划设计的泰山古建小镇文旅项目4月份签约,下半年开工,建设具有泰山民居特色的古代建筑文化博物馆,打造泰山版“清明上河园”。国际文化大数据泰山产业城、泰山文旅小镇、喜事汇、泰山军事博物馆等一批项目建成运营,泰山区成为泰山动漫节永久性会址。
业态丰富激活新引擎
去年“十一”假期开业的芝田星河露营基地,在露营垂钓、烧烤踏青、儿童游乐、萌宠乐园基础上今年新增了热气球体验和跑马场,“五一”期间接待游客6.05万人次。又见山·乡奢露营公园、安家庄星空房露营地、汉博园露营地、汶水原野营地等露营基地在假日期间也备受游客热捧,人气火爆。露营游作为新兴旅游业态,正在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
琳琅满目的日用百货、香气诱人的各色小吃、五光十色的霓虹闪烁,夜间经济让泰城有了不一样的烟火气。泰山夜市实施夜市亮化工程,打造网红夜市,“五一”假期接待市民游客11万人次;万达泰山1545文旅街规划引入网红国潮市集、街景车商铺、集装箱商铺等快闪橱窗,日均接待客流量5万人次;吾悦广场欢喜街、梦泰山啤酒夜肆文旅街获评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引领泰城夜经济新发展。
在泰山区,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通过深化“旅游+”战略,促进多业态融合,着力打造旅游新场景,实现“诗与远方竞芳华”。泰前街道的福憩泰山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46家民宿风格不一、各具特色,曳尾园、官岭、利乐和喜苑等高端民宿假日期间一房难求。官岭民宿被评为全国乙级旅游民宿,成为全市首家国家级旅游民宿,天宝镇上榜第三批省旅游民宿集聚区培育单位,与福憩泰山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南北相映,联动发展。位于省庄镇安家庄村的泰安养心谷·崧原酒店是集养老养生、保险护理、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高端综合养生基地。酒店于去年10月1日正式营业,已接待游客1万人次,成为泰山区文旅康养业态的又一品牌产品。依托丰富的医疗、康养、旅游资源,泰山区被评为2022年度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省庄镇成功创建省精品文旅名镇,埠阳庄、徂徕村成功创建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安家庄“泰山安”景区被评为AA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线路(“愿君多采撷”品秋之旅)纳入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邱家店镇王林坡村打造网红村,草莓、樱桃、猕猴桃等特色采摘带火乡村游。在此基础上,研学游市场持续升温,重点打造了泰山花样年华研学营地、泰安地下龙宫景区、鲁普耐特绳网体验馆、邱家店镇埠阳庄、中郭庄、刘家疃等研学基地19处,推出研学线路5条,泰山花样年华研学营地运营以来累计接待学生2万人次。
同时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培育文旅市场经营主体996家,数量和规模居全市第一,其中,星级饭店8家、旅行社134家,分别占全市40%、73%。文创产品获评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1项、省级旅游商品大赛奖3项、“好客山东·好品山东”旅游必购品2项。
文创传承新作为
立足泰山区资源优势,坚持以文化“两创”为引领,加强文物和非遗项目保护利用,推动泰山文化不断呈现新气象、焕发新活力。成功争创山东省“非遗在社区”试点单位,举办泰山非遗文化大集、泰山文化研讨会,活化泰山皮影、泰山豆腐、泰山封禅御宴等非遗项目,11个项目被评为第十批市级非遗项目,开展非遗项目、传统文化、民族器乐知识等进校园活动,迎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非遗法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18个项目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工作,5处文保单位入选第六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扎实开展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
文化惠民新气象
以文化惠民为切入口,丰富公共文化供给,演绎文化繁荣新景象。依托区、镇(街道)、社区(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文化进万家、“风采之星”才艺大比拼、“一村一年一场戏”、小戏小剧巡演、节日文艺汇演、“岱下五音学堂”公益培训等文化活动。承办山东省乡村文化活动年启动活动、全国地名管理与文化保护观摩研讨会、泰山民俗文化研讨暨泰山皮影研讨会、山东省“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举办“沿着大河看村晚”泰安市四季村晚接力赛启动活动、民间故事队展演等活动,精心组织“四季墨歌·龙行天下”书画进基层工作,联合驻泰安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做好“文化+”文章。同时,着力繁荣文艺精品创作。创作《登高望远》《幸福河》《听说你要来》等原创歌曲,《柿子红》《万疆》《上春山》等民乐作品,《山村秋韵》等书画作品,受到线上线下群众一致好评。开展了云上交响·泰安市与韩国泰安郡民族乐器文化线上交流会活动。
宣传推广新亮点
泰山区通过举办节庆活动积势聚气、开拓市场、引客入泰,推进文旅消费市场提质增效。打造泰山节庆品牌,成功举办泰山区域文旅推介大会、泰山·新青年音乐节、首届泰山动漫节、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泰山石敢当文化节,承办了“畅游齐鲁 乐享生活”(泰安)主题旅游年启动仪式、2023泰安市文旅发展大会、2024好客山东贺年会泰安主场活动、“泰享宿”2024“畅游泰山 乐宿泰安”主题推广活动启动仪式等,文旅消费热潮不断。泰山·新青年音乐节两天吸引乐迷4万名,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2000万元。首届泰山动漫节期间,超5万人次漫迷参与,带动旅游综合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2023年以来在主流媒体发稿160余篇,央视23次推介该区文旅产品和文旅活动,其中《新闻联播》宣传报道3次,泰山区的美誉度、知名度显著提升。
乘势而上开新局
砥砺奋进谱新篇
下一步,泰山区将紧紧围绕“11645”工作思路和项目深化年部署要求,坚决扛牢“文旅二次创业”主城担当,拼搏实干,奋力争先,不断开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体推进全域旅游,不断提升“两山相映、一水绕城、山城一体、宜居宜游”文旅品牌知名度。全力推进24个市区级文旅项目,推动文化惠民和文化“两创”发展,精心筹办泰山动漫节、石敢当文化节、泰山文化论坛等活动,持续打响泰山区文旅融合节庆品牌,以文化“出新”带动文旅“出圈”,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贡献文旅力量、展现文旅担当。
①徂徕山大汶河
②民间故事队展演
③首届泰山动漫节
④泰安方特欢乐世界夜场活动
⑤“泰山安”景区
⑥花筑·奢泰安利乐和喜苑民宿
⑦龙湾地质公园
⑧徂徕山森林温泉康养度假谷
⑨邱家店镇王林坡汶水画廊景观带
⑩泰安地下龙宫景区
⑪又见山·乡奢露营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