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新闻
当前位置:泰山区文化馆 > 活动新闻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 ​“筑巢引凤”育文旅新机

发布时间:2025-02-06 发布者:adminer

  

  近日,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文化馆“岱下五音学堂”公益培训结业汇报演出举办,集中展示了多个艺术门类的人才培养成果。“很感谢区文化馆组织的公益培训,让我实现了从古筝‘小白’到独立弹奏曲目的转变。”在此次活动中获得“优秀学员”称号的孙彤彤说。

  近几年,泰山区立足文旅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好等优势,把招才引智作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创新实施“人才领航 智汇文旅”工程,在建机制、重培育、强赋能上协同发力,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国家级非遗项目豆腐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小刚参加山东省非遗讲解员大赛


  建机制,名家入库夯实产业基础

  动手拓印、制作糖画、推磨做豆浆……寒假期间,泰山花样年华研学营地游人如织,多个大中小学生研学团队来此探索自然科学奥秘,体验传统文化魅力。据介绍,该营地目前已建成研学旅行课程体验馆、劳动研学实践基地等设施,与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省职业教育·王煜琴名师工作室”达成课程研发合作,以“传承泰山文化 赓续匠人精神”为主线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在融合泰山剪纸、泰山煎饼制作等主题打造特色课程的同时,团队还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开发个性化研学线路,并与营地工作人员展开头脑风暴,推动研学活动方案不断创新,为营地带来火爆人气。”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教授王煜琴告诉记者。

  近几年,泰山区通过多部门协同发力,建立“旅游发展人才智库”“群众文化人才库”,实现了人才资源动态管理、一人一档。泰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与泰山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签署旅游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聘请20余名专家加入智库。与此同时,泰山区12个A级旅游景区为“泰山人才一卡通”持有者发放商铺优惠券、景点旅游券等600余份,让更多优秀人才通过政策优惠、业态创新等多种途径与景区“结对”共建,为文旅融合与高质量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泰山区文创产品在“会当凌绝顶”文创驱动文旅新质生产力共创会上展出

  

  重培育,群星璀璨擦亮文旅品牌

  开设25个班次,授课750多个课时,培养文艺骨干160余人……2024年以来,“岱下五音学堂”以泰山民族乐团等专业力量为依托,开展涵盖钢琴、舞蹈等9个领域的培训课程,已成为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公益活动品牌。

  近几年,泰山区在建立健全人才引入机制的同时,重视基层人才的挖掘与培育,做强本土人才“基本盘”,推动地域文旅品牌越叫越响。

  围绕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泰山区实施“金种子”计划,强化乡镇(街道)文化站长、文艺骨干及村(社区)文化管理人员培训,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学什么”,聘请专业师资多频次开展艺术辅导,整合多方资源举办“百姓大舞台”等演出活动,让群众站“C位”、当主角,促使当地涌现出一批一专多能的文化人才。

  年节期间,在泰山区多个景区、酒店,泰安城市吉祥物“敢敢”“当当”成为深受游客欢迎的旅游商品。泰山区近年成立了文旅产业促进会,举办泰山动漫节、“会当凌绝顶”文创驱动文旅新质生产力共创会系列活动等,激励文化创意人才交流互鉴,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泰山元素“出圈”。“目前,我们推出的城市吉祥物系列产品包含手办、T恤等70余种,成为吸引年轻人‘打卡’的国潮新势力。”泰安敢当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洵说。

  强赋能,人才回流助力乡村振兴

  亓家滩村位于泰山区省庄镇北部山区,全村693口人,耕地仅有448亩。近几年,该村壮大泰山艾草、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全村猕猴桃年产量达20万斤,“艾草+”融合产品达40余种。

  2015年,在泰安市“育苗升级”工程支持下,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李丰回到亓家滩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几年来,通过党支部领办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带动“三产”融合发展,使当地实现了从贫困村向富裕村的蝶变。“如今,亓家滩村村集体年收入超35万元。得益于农文旅等多元业态的发展壮大,更多人才回村创业,使得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李丰说。

  近几年,泰山区不断强化人才赋能,为更多行业人才发挥作用提供积极助力。为锤炼一批乡村旅游发展带头人,该区组织3批次50余人次赴省内外先进地区学习考察,为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打牢基础。另外,针对文旅企业从业人员,当地分级分类举办安全管理、服务技能、投诉处理等专项培训(比赛)24次,实现以学促干、以赛促练。

  “泰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将持续发挥支持和引导作用,进一步夯实文旅人才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推动更多优秀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增强能动性、提升贡献度。”泰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玉兴说。